12月7日,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繼11月11日發布“二十條”后再次進行優化——陽性感染者可選擇居家隔離、不得采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跨地區流動不再查驗核酸和健康碼……
新冠大流行尚未結束,有部分公眾擔憂,優化措施會增加感染者數量,并帶來對癥藥物的短缺和醫療資源的擠兌,也有部分公眾已經開始超量購買藥物……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說:“公眾沒有必要去囤積和搶購藥物。隨著整個工作的部署,無論是在藥品銷售網點,還是在醫療機構,這些藥物是充足的?!?/p>
雖然國家權威部門一再強調讓公眾科學面對疫情,理性對待備藥,但是近期仍有多家醫療機構爆出眾多新冠陽性患者因私自服用多種藥物后導致急性肝損傷的病例。
作為一名藥藥劑師,特給出藥學建議如下:
一、科學面對疫情,理性對待備藥
從網上流傳的一些帖子來看,目前遭到搶購的藥物主要是以下幾類:
一是中成藥,如板藍根、連花清瘟顆?;蚰z囊;
二是解熱鎮痛抗炎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三是抗菌藥物如阿莫西林、頭孢菌素;
四是感冒藥,如泰諾、日夜百服寧等。
在滿足公眾用藥需求方面,國家衛健委已經要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加強對對癥治療的藥物、抗病毒藥物等(包括中藥、西藥)、抗原試劑的準備,以保證這些藥物的可及性和用藥安全性。
眾多醫藥專家也呼吁無論是中成藥還是西藥都要講究對癥下藥,不可盲目跟風囤藥。
二、沒有明顯不適,不要盲目服藥
1.像板藍根、連花清瘟這類中成藥,主要用于清咽利喉及清熱解毒,如果感覺喉嚨干燥、咽痛,可以適當服用。但要注意的是,中成藥并不一定比西藥更安全,因其成分復雜,不良反應往往比西藥更多且不明確,治療方案需要辨證施治,所患病癥不同治療方案也不一樣。因此,治療所需藥物依據中醫師的診斷進行,不要盲目服用,更不能當預防藥物來服用。
2.對于阿莫西林、頭孢菌素這類抗菌藥物,其實無需囤積??咕幬飪H對細菌感染有效,新冠病毒和細菌是兩類完全不同的微生物,抗菌藥物的盲目服藥會導致很多不良后果,如菌群失調和繼發感染等。
3.對于孕媽媽來說,中成藥普遍缺乏妊娠哺乳期的安全性數據,藥物的藥代動力學性質也未知,何時能從體內清除出去尚不明確,所以無法確定對寶寶會有什么影響,特別需要謹慎用藥。
4.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需每天規律服藥以控制病情,因此,可在家中適當儲備治療基礎性疾病的藥物。
5.有嬰幼兒的家庭可以備一些退燒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混懸液,如果半夜孩子突發高燒,可以緊急服用退燒,但是用藥前務必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根據孩子的年齡、體重來服用相應劑量,并根據病情變化及時就醫治療。
三、感染初期用藥以“對癥”為總原則
如果出現體溫升高、全身肌肉酸痛,甚至影響睡眠和休息,可首選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燒藥;如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可適當服用復方感冒藥,如泰諾、日夜百服寧、白加黑等。
需要提醒的是:復方感冒藥雖種類繁多,但很多藥物成分是重復的,因此只服用一種即可,不能將數種藥物重復使用。對于孕婦而言,對乙酰氨基酚單方制劑是妊娠期退熱的首選藥物,不推薦孕媽媽使用復方感冒藥;妊娠晚期使用布洛芬可能導致胎兒動脈導管過早關閉,因此也不推薦。
對于沒有基礎性疾病的中青年人,如果僅出現輕微的呼吸道癥狀且不影響休息和正常生活, 不建議自行服藥,多休息、多喝水,等待自愈即可。
參考文獻:
[1]李晨琰.科學面對疫情,備藥要理性囤藥沒必要[N].文匯報,2022-12-08(006).
[2]張佳星.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再優化,“不安全感”沒必要[N].科技日報,2022-12-08(003)